你近期有过啃手指的经历吗?你知道啃手指意味着什么吗?
心理学家普遍认为,人们无意中啃手指意味着心理退行。通俗来讲,就是你心理年龄变成了一个小孩子了。不管你当前年龄如何,当你在某一时期出现啃手指的时候,这意味着你的心理年龄退行到0-3岁左右。那么,为什么啃手指就是心理年龄的退行呢?想要解释这一点,需要来了解弗洛伊德极其心理发展学说。
口唇期
弗洛伊德认为,婴儿通过口腔获得成长所需的营养,同时也获得了一种神经刺激,从而获得一种快乐的体验。这种快乐与满足的体验,将是未来人生所极力追求的部分。在这个阶段的婴儿,分不清自己与母亲的界限,认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体的,因而婴儿很少会体验到挫折和忧虑。当稍微长大一点,母亲有意识的给孩子断奶,孩子开始体验到挫折和忧虑,为了抵抗这种不愉快的感觉,开始学会吮吸手指。
成年人啃手指行为分析
成年人啃手指行为,与婴儿早期为了对抗挫折而吮吸手指目的一样。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,遇到重大问题无法解决,或者陷入困境和挫折时,同样为了对抗不愉快体验而吮吸手指。但是作为成年人,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,而不是避免情绪上的困扰。因此,心理学家认为成年人出现这种现象,属于典型的退行心理。那么,什么是心理退行现象呢?
退行心理
可以肯定的是,退行心理是一种应激反应。指的是个体放弃早已经掌握的应对技巧和方法,选择最原始的、最本能的方式来应对问题的方式。作为成熟的个体,本应该以更加成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,如果个体并没有这样做,而是选择了一种十分幼稚的方式来应对,那么就意味着他此时的心智不够成熟,退行到了婴儿时期。
其他与退行相关行为
1、无故想去厕所
人们在特别紧张的状态下,会无缘无故想去厕所。按照心理发展学说来讲,去厕所这一行为本身,能够刺激个体神经,让个体感受到一种愉快感和满足感。对于这种本能反应,要追溯到幼儿时期,儿童在如厕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愉快和满足。作为成年人,在感到紧张时也会出现同样的行为,这是应激性反应。尽管这是退行心理,但是持续时间较短,一般伴随着事件结束,紧张感也就没有了。
2、频繁触摸五官
个体频繁触摸自己的五官,例如经常摸鼻子、摸耳朵的人,意味着此时他很紧张,希望通过触摸五官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感。这一行为,同样经常出现在青少年时期。不明事理的家长,会有意识阻止孩子触摸五官,认为这是不好的行为。事实上,孩子内心遇到了困惑,需要家长的帮助。作为成年人,频繁触摸五官也是典型的心理退行。
3、哭泣
哭泣是最为典型的心理退行行为,婴儿时期、甚至是青少年时期,只要个体开始哭泣,那么父母就可以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。除此之外,哭泣本身也能够带给孩子一种情绪释放的体验,让孩子体验到放空的愉悦感。对于成年人而言,如果在某个时期,动不动就哭泣、流泪,表明他出现了心理退行现象。
发现出现心理退行怎么办?
1、将焦点关注到问题本身
作为成年人,你已经掌握了应对问题的能力和技巧。当你发现出现心理退行时,表明你放弃了这些能力和技巧。此时,只要你把焦点放在问题本身上来,那么你就懂得使用什么样的技巧和手段来解决问题。当你把引发退行心理的问题解决掉之后,你就不会再出现诸如啃手指等心理退行现象了。
2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
有些问题很棘手,至少当前无法解决。许多人发现自己的能力的确不足以应对相关问题,所以才会出现心理退行。对于这种情况,个体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包括专业层面的学习,包括请教有丰富经验的前辈等等。只要你自身能力提高了,那么你就很轻松的应对问题,避免陷入退行心理。
每个人都在成长,每个时期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。如果你总是以婴儿的心态面对生活,那么你将陷入困境之中。只有想办法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,你才会更加强大,更加有能力解决问题。
*参考资料:
阿尔弗雷德·阿德勒.《自卑与超越》.【M】.北京.中国友谊出版社.2016
许燕.《人格心理学》.【M】.北京.开明出版社.2012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